BWIN·必赢(中国)唯一官方网站-成为常胜传奇

谁亏谁赚?乌克兰卖废铁加油机净赚4000万中国拿到的何止是飞机-必赢·bwin官方网站
谁亏谁赚?乌克兰卖废铁加油机净赚4000万中国拿到的何止是飞机
发布时间:2025-07-26 00:56:05

  2011年,乌克兰将三架在仓库里尘封十年的伊尔-78加油机以47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,

  当时不少人觉得中国花大价钱买“废铁”亏了,但十几年后再看,这笔交易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,中国不止没亏,还赚了不少。

  2010年代初期,中国空军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,战机数量和性能持续提升,但空中加油能力却成了制约远程作战的短板。

  当时中国唯一的加油机是轰油-6,这款由轰炸机改装的加油机载油量仅37吨,最多只能满足两架战机的加油需求,远远无法支撑远海作战任务。

  为突破这一瓶颈,中国最初将目光投向俄罗斯。俄罗斯的伊尔-78加油机是当时世界上最成熟的重型加油平台之一,正是中国急需的装备。

  然而,俄罗斯在谈判中不仅要价高昂,还处处设防,担心核心技术外流,双方谈判迟迟没有进展,最终只能搁置。

  就在中国一筹莫展之际,乌克兰主动伸出了橄榄枝。苏联解体后,乌克兰分到了20架伊尔-78加油机,这些曾经的空中利器在乌克兰手中却成了沉重负担。

  由于经济困难,乌克兰无力维护这些大型装备,只能任由它们在仓库里生锈。为缓解经济压力,乌克兰开启了“卖卖卖”模式,从核弹到各类武器装备,只要能换钱的都对外出售。

  得知中国的需求后,乌克兰立刻抛出极具诱惑力的条件:3架伊尔-78总价值4700万美元,平均每架不到1600万美元。这个价格不仅比印度之前的采购价低一半,更是仅为俄罗斯报价的四分之一。

  在经过仔细商谈后,2011年,中国与乌克兰正式签订合同。对乌克兰而言,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。

  卖给中国的三架伊尔-78仅经过简单除锈、打磨等翻新处理,总成本不过几百万美元,4700万美元的交易额几乎是纯利润,这笔钱让经济困难的乌克兰松了一大口气。

  而中国在这笔交易中收获的远不止三架飞机。乌克兰还顺带转让了苏式软管加油技术,这可是苏联数十年的研发成果。

  有了这项技术,中国不仅解决了当下急需,还迅速对轰油-6进行升级,使其具备为歼-10加油的能力,相当于买飞机附赠核心技术,这笔买卖堪称超值。

  伊尔-78加油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,能让中国如此重视?这款由伊尔-76运输机改装的加油机,最大起飞重量190吨,内部加装两套金属油箱,载油量达105.7吨,是轰油-6的近三倍。

  其核心系统为三套UPAZ-1吊舱,分别安装在机腹和两侧机翼,采用软管-锥管式供油结构,可同时为三架战机加油。

  不过这种加油方式对操作要求极高,受油机必须将与加油机的速度差控制在5公里/小时以内,姿态误差不超过±3度,高度变化小于10米。稍有偏差,即便未发生碰bwin官网中国官网撞,油管断脱也会导致任务失败。

  2014年,首批伊尔-78抵达中国后,很快被分配到中部、东部、南部三个战区的空军部队。飞行员从模拟器训练起步,逐步突破昼间、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加油训练。

  经过不懈努力,平均接油时间控制在8分20秒,接驳成功率达93%,这样的成绩在国际上也属优秀。

  有了伊尔-78的加持,中国空军远程作战能力实现质的飞跃。在满载油量情况下,伊尔-78能在空中持续滞空近8小时,单次可为6至8架战机加油。

  2016年,南部战区组织南海远海联合巡航演练,伊尔-78首次编入随行保障序列,成功为3架苏-30和2架歼-11B完成加油任务,使战机航线公里。

  苏-30系列战机在伊尔-78支援下,作战半径从1500公里提升至2400公里,苏-30MK2更是达到惊人的5200公里。

  这意味着中国战机能够覆盖更远海域,将“航程边界”转变为实际“行动区”,推动中国空军从“国土守门员”向“远海拳击手”转型。

  但伊尔-78并非完美无缺。作为老旧机型,它存在诸多局限:体型大、速度慢导致隐蔽性差,易成为敌方攻击目标;每次加油需近10分钟,期间双方处于相对固定飞行状态,增加了被攻击风险。

  更重要的是,中国仅引进3架伊尔-78,数量远不能满足大规模作战需求。随着使用时间增加,这些二手飞机出现零件老化问题,维护愈发繁琐。

  所以拿到伊尔-78后,中国军工团队没有止步于使用,而是立即展开深入研究,对加油机每个部件进行细致分析,记录下吊舱疲劳曲线、空中加油稳定区、软管飞行姿态偏差值等关键数据。

  这些从实际使用中积累的第一手资料,成为中国自主研发加油机的宝贵财富。技术人员将这些数据转化为仿真模型,应用于国产吊舱电液控制系统设计。

  通过对伊尔-78的深入研究,中国工程师不仅掌握几十项核心技术,还在多个关键技术细节上实现突破。

  2016年,中国自主研发的运-20大型运输机正式列装,为国产加油机提供了理想改装平台。以伊尔-78的布局和设计思路为基础,中国启动运油-20加油机研发。

  与伊尔-78相比,运油-20在技术上实现诸多创新,采用软管加油和硬管加油相结合的双模式,既能满足不同机型加油需求,又提高了加油效率。

  运油-20配备数字化加油系统,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加油管精准对接,大幅降低操作难度,提高加油成功率。

  虽然运油-20输油能力50多吨略低于伊尔-78的60吨,但在技术先进性和适应性上实现了超越。

  2020年,运油-20完成首飞;2022年,搭载国产WS-20涡扇发动机的运油-20在西安阎良试飞成功,实现全国产动力系统与全数字加油控制系统的完美结合;

  到2024年,运油-20数量已达20多架,不仅能支持3架歼-20隐形战机同时接油,还走出国门参加中埃“文明之鹰-2025”联合演习。

  随着运油-20批量列装,中国跻身世界三大加油机玩家之列,与美国KC-46、俄罗斯伊尔-78站在同一水平线上。

  随着国产运油-20大量列装,这三架伊尔-78被拆除加油设备,改回运输机继续服役,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使命。

  谁也未曾想到,乌克兰眼中的“废铁”,会对亚太地区军事格局产生如此深远影响。伊尔-78的到来,使中国战机作战半径大幅延伸,不仅能覆盖日本全境,还可在南海等远海区域执行任务,这一变化立即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。

  日本防卫省2023年报告明确表示,中国空中加油能力提升可能改变台海和南海力量平衡,周边反应从侧面印证了伊尔-78对中国空军战力提升的重要性。

  对中国而言,这笔4700万美元的交易买到的不仅是三架加油机,更是宝贵时间。在国产大运平台从研发到成熟的空窗期,伊尔-78的到来避免了中国加油体系断线。

  正是有了这几年缓冲时间,中国才能从容完成从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过渡,为运油-20成功奠定基础。

  这种转型意义重大,让中国空军具备更远距离的威慑能力和作战能力,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提供了更坚实保障。

  回顾这场跨越十几年的合作,乌克兰赚了眼前的四千万美元解了燃眉之急;中国则赚了技术、时间和未来发展空间,实现空中加油能力跨越式发展。